1. 尊龙凯时





    1. 雾霾热议环保问题被重拾 绿色建筑重新受大家青睐

      发布时间:2015-04-02

       面对雾霾,我们想问,你家的房子,真的环保吗 ?目前的楼市,于纠结之中,大家重点关注的往往只是房价、限购、限贷 、加息等热点词汇 ,或许,我们今天在关注房价的同时,也到了真正在意房子的环保节能性能及其相关指标的时候了 。毕竟 ,十年甚至五年之后,或许你已经无法为拥有多大的房子而自豪,而是要为自己的居住方式是否低碳而付出相应代价了。

              房地产开发建设存在大量环境污染问题

              几年前,网上就流传出山西省环保厅的一份检查报告 ,报告显示 ,抽查山西省城太原市41家较大房地产项目中,有四分之一的项目在未取得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目前太原市在建的城中村房地产项目,基本上都没有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上述报告还曝出外界知之甚少环保问题:房地产行业环境监管存在诸多“盲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房地产开发进度不协调,供热、供气以及排污管网不能及时与城市管网并网,存在环境污染隐患。这份报告有助于人们更清晰地认知环境问题。

              此前 ,污染源被认为主要存在于大大小小的企业之中,却不知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关机构近期发布的“居民居住环境调查白皮书”显示,人居环境在人们购房指标中的重要性明显提高 。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认为人居环境对健康有相当影响,有超过九成的答卷表示装修房屋时会购买环保建材。有近五成消费者认为现有住房舒适度仅处于中等水平,九成被访者认为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住房节能和环境舒适度的改善很重要。同时不少消费者担心低能耗的建筑会增加购房成本 。

              专业人士指出,低碳住宅的开发成本是要高于普通住宅5%-8% ,但通过开发商的合理改造和规划,可减少施工过程中建材浪费和能耗,就能够适当地降低能耗和成本 。另外,针对低碳建筑的成本比传统建筑高,国内一些地区也开始尝试在严格监管的同时给予某些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促进绿色低碳建设。

              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绿色、科技、低碳的未来建筑成为众多房企和新闻探讨方向,因为那时 ,我们就知道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 ,建筑占了近50%,各种以绿色建筑概念为主的政策和规划正在全国大范围推行 。2010年那一年,纵观全国 ,北京规定新建两限房、普通商品房、公共建筑等若使用太阳能供热,太阳能集热器利用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的将享受每平方米200元的政府补贴;在深圳 ,住建部将与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 ;宁夏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绿色建筑评价省区 ;重庆、江苏等地也进一步完善了各地方建筑科技标准 ;而郑州市,也开始支持绿色建筑、科技建筑的概念 ,并逐步推广。而后的一年里 ,某些房企打着科技的幌子进行促销宣传,绿色 、低碳变成了一种口号和标语,也成为个别开发商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那么到底什么是绿色建筑?
              究竟什么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能够实现建筑的绿色节能环保呢?对这个问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由于项目建筑类型的不同,开发商应该根据项目本身的特质选择适合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或新材料,而不是要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国际潮流或国际领先。
              在建筑科技投入和环保上还只停留在印象层面,并没有完全走进人们生活当中。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居住条件的苛刻,科技住宅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其他类型的住宅不同,科技住宅需要专门的可行性报告和技术方案,要求和标准极其严格,建筑施工上也要向相关部门申报审批。
              有专家表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一整套体系保障。人们对于绿色科技建筑的不了解主要在于其与其他住宅的不同。具体建造中的科技注入在实际体验上主要体现在空气、温度 、湿度 、太阳能 、智能化五个方面。例如,进入科技住宅的空气经过外部置换系统的除尘、过滤、杀毒、调节温湿度等流程处理,以低于室温2℃、0.2米/秒的速度进入室内。同时 ,由于空气的流通性和置换频率,从而使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30%至70%之间,也间接在四个季节根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借助良好的太阳光吸收系统,调节室内温度,包括太阳辐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强度 ,开窗率等都直接调节室内环境 。所有的这些都靠科技住宅本身的智能化系统运作完成。可以说,科技住宅是住宅舒适性的一次革命”。




      1. XML地图